宜兴市永旭石墨制品有限公司-凯发app平台

栏目导航
站内搜索

黑龙江千亿级石墨产业发展需时间表 众专家“较真儿支招”唯恐贻误机遇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7日讯(记者 苏兰)无论从最初毫无规划的粗加工还是伴随着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进行的石墨深加工来谋划一个千亿级产业的发展,黑龙江省石墨产业发展的路径是一个独特存在。

“千亿级,不能光喊口号,要有分阶段的时间表啊!否则遥遥无期,全世界的石墨产业发展都一样,都要先把基础打牢,否则就会发展成空心化......”湖南大学教授、中国电工学会碳石墨专委会著名专家刘洪波先生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电话采访时忧心忡忡,“我不是第一次去调研,作为专家也经常去黑龙江各地为石墨产业发展贡献一己之力。目前看,也很多企业在不断改善,现在的发展环境以及配套设施在不断改进,但问题不能忽视.......”在石墨领域深具社会责任感的刘洪波先生说。

针对卡脖子技术问题构建研发制造聚集区

日前,记者随中国科协第二十一届年会“高端智库咨询服务龙江专题调研”项目——黑龙江省石墨业发展研究调研行进行采访,一位专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从最初的初加工鳞片石墨3000元一吨,到加工成球型石墨能卖到2万元,再到加工成高端负极材料可卖到近十万元一吨,如果提纯后再精加工成高附加值石墨产品,则可以达到每吨上百万元……一次次提质增殖不仅需要企业的创新发展,更需要黑龙江石墨产业千亿级发展谋篇布局的支撑,而这也是被称为“黑金”的石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机遇,但机遇与挑战并存,谁都无法忽视现在面临的问题所在。 2019年初,为加快推进石墨资源优势转化产业优势,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启动了新的石墨产业规划编制工作,意味着新一轮石墨产业发展的大幕已然开启。

面对石墨产业的迅速发展带来的激烈竞争以及国内其他省市后发优势,黑龙江省各级部门以及产学研用一系列单位也是如芒在背,积极寻找发展对策。 在黑龙江省发改委的一份情况介绍资料中记者看到,黑龙江各界对存在的问题有很清醒的认知:石墨产业也存在着企业整体实力偏弱、产品层次低、产业链短、精深加工比例低、生产设备落后、生产要素成本较高等诸多问题,亟需下一步发展中解决。

发现问题就会找能到突破点,关键是如何执行。按照规划,黑龙江构建重点石墨产业研发制造聚集区,推动创新成果转化: 要重点打造哈尔滨高端产品研发及制造中心,依托哈尔滨新区建设,发挥哈尔滨工业大学、全国鳞片石墨研发分中心等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万鑫石墨谷、烯创、赫兹等石墨烯企业的优势加快高端石墨制品和石墨烯以及下游应用产品研发,培育集聚一批石墨烯、航空航天石墨、核石墨、高档密封散热材料、快速充电大容量动力电池等高端石墨产品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建设黑龙江省高端石墨产业研发和制造中建设鸡西、鹤岗石墨生产加工基地。

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重点建设鸡西市、鹤岗市石墨采选、精深加工、以及制品于一体的两个大型石墨产业基地。培育牡丹江、七台河、双鸭山3个石墨特色产业集群。围绕试产需求、实施差异化发展,在上述三个地区重点发展石墨密封材料、摩擦至东材料、电池电极、润滑剂、吸附剂、以及石墨烯涂料、石墨烯复合材料、等下游产品,形成专业化、特色化、石墨产业基地。 与此同时,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国家级黑龙江石墨新材料实验室建设,培育一批院士工作站和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构建高水平石墨创新平台,支持国家鳞片石墨分技术委员会、黑龙江石墨深加工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鸡西和鹤岗2个国家级石墨检验检测中心;强化技术攻关,健全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机制,紧紧围绕拓宽石墨产品应用领域和产品生产加工的关键技术和卡脖子环节,集中创新资源利用技术引导资金、支持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充分发挥创新平台和哈工大等13只高水平科院团队的作用,重点在石墨提纯技术、特种石墨、石墨烯规模化制备、高端复合材料、石墨烯导热导电材料、石墨烯功能性助剂、石墨烯触摸屏应用等领域的研发商,实现重要突破,抢占石墨新材料技术研发与产品开发制高点,为石墨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再好的规划,不落实也是枉费。如何让石墨产业真正带来源源不断的黑金?如何全面提升黑龙江石墨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系列的时代命题不仅是黑龙江省各界思考的问题,也是中国科协第二十一届年会“高端智库咨询服务龙江专题调研”项目要努力寻找的答案。

寻找真问题 专家学者深入一线共发力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获悉,黑龙江省石墨业发展研究调研活动于5月15日—5月18日举办后,专家学者们非常重视此次调研成果,纷纷在交流建议以及后续推进举措。

正如参与调研的一位专家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所说:智库研究的问题必须是“真问题”,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是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而这种“真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靠的是沉下身子、实践调研,然后进行系统性的思考,最后才能为黑龙江省的石墨产业提出战略性、宏观性与前瞻性的决策依据。 而此次调研,专家学者们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很是较真,尽管已经回到各自岗位,还常常通过微信、电话交流彼此的意见和建议,有的甚至出差国外,不顾时差,深夜两点还在修改有关调研报告的问题。

据介绍,3天的调研活动,来自国内一线从事石墨行业相关科研人员组成的专家组分别奔赴哈尔滨和“四煤城”开展了石墨产业发展研究调研专项活动。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低维材料与器件实验室主任成会明和国际材联主席、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秘书处秘书长韩雅芳领衔带队,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所长助理王立平、湖南大学教授中国电工学会碳石墨专委会主任刘洪波、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所长助理郭全贵、中科院兰化所清洁能源化学与材料实验室主任阎兴斌、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蒲吉斌、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周旭峰、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特种纤维事业部高级工程师钱鑫、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于相龙等十余位专家深入黑龙江各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进行深入调研。

调研专家兵分两路,一组专家赴鸡西和七台河,一组专家赴鹤岗和双鸭山。专家组成员于相龙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在紧邻安邦河和岭东森林公园的双鸭山中双采矿区,一半是黑黝黝的露天开采的矿区,一半是青山绿水。这幅大自然呈现的画面是石墨产业发展真实的写照。

据介绍,双鸭山是黑龙江省石墨产业的重点布局区域,这里石墨资源富集,品位高,库存浅,易开采,工业应用价值高。近年来,双鸭山市将石墨产业做为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高起点规划,以高品质精深加工和产业链延伸为核心,进行精耕细作。

“在双鸭山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规划了石墨产业园,重点发展石墨烯,高纯石墨等中高端产品。生产加工项目,力求在中高端产品的生产与加工领域,形成后发优势。目前,岭东中双石墨,精加工项目,正在建设中。”于相龙介绍说。

中双石墨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既要进行石墨资源的开采和深加工利用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保护好这片原始次生林。这两方面需要兼顾,统筹协调发展,而企业在发展中,有时会陷入两难的境地,迫切需要石墨领域的高端人才提供技术支撑。

中科院山西煤化所所长助理郭全贵表示,石墨材料的特性可以用16个字来概括,“黑不溜秋,不可替代,千变万化,奥妙无穷”。郭全贵进一步阐释,石墨材料耐高温、耐低温、耐酸、耐碱,又导电、又导热,所有其它类材料的性质都汇集到石墨于一身了。“石墨可以加工出多种产品形态,具有形态多样化和结构多样化的特征。石墨深加工产业链可以延伸到很多方面,可以应用于核能、航空航天、化工、冶金、机械、电子、半导体、it和储能等等诸多领域,双鸭山市在很多领域进行了尝试,在产业化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经验很宝贵。”郭全贵说。

忧心指出发展误区避免贻误发展机遇

中科院兰化所清洁能源化学与材料实验室主任阎兴斌认为,无论是传统型石墨制品还是高端石墨烯要有多样化的发展规划,对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而且锂电电池技术日新月异,石墨负极材料的定位还是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的,同时也感慨高端技术型人才相对匮乏。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阎兴斌给出三点建议:首先是要对石墨做一些有特色的产品,找出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其次是让石墨精加工或是下游应用企业介入进来,就可以自产自销了,这样会解决一些市场的推广和产品销售这方面的压力;第三是依托中国科协一级学会的专家资源平台,将石墨产业一线的高端人才吸引过来。

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特种纤维事业部高级工程师钱鑫强调,黑龙江省建立千亿元战略性石墨产业,必须要有自己特色的核心技术,需要专家们对石墨产业深入研究,定向把关,让大家清醒地认识到石墨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要树立些标杆性的企业,做为高新技术的支撑,包括项目支持并加强其科研力量。

与此同时,专家们也就产业界关于石墨烯这一新型材料普遍存在的误区给出了具体解释:比如大家对石墨烯概念的具体界定还是不明晰。很多企业都说是要做石墨烯,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界定不明晰,就容易迷失方向;第二是从储能上说,定位不清晰,目前比较盲目,没有危机意识;第三就是企业的产业布局,也要考虑高端产品及与下游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问题;第四是高端技术型人才相对匮乏,建议可以委托中国科协的一级学会,比如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中国化学学会,中国电子电工学会等专业协会委托他们挑选一些有经验的专家学者。进而避免在发展中走弯路,贻误发展良机。

结合自己多年帮助黑龙江企业的经验,刘洪波教授指出,提出千亿级目标很好,但一定要把基础性工作一步步做扎实,否则难免空心化发展。另外,大家都热衷的石墨烯产业,还没有真正的广泛应用,其标准化、制备工艺等发展还不够成熟,要避免散、小、弱的企业把石墨资源卖成‘白菜价’,浪费资源又破坏生态环境。黑龙江的原料产地的储量众所周知,但原料要往高端走,如何走?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

“首先是针对原材料做纯化处理,提升价值。即通过化学方式进行纯化,但很多地方政府,一听化学方式就担心污染,这完全可以通过后期水处理方式解决。问题来了,不能说有问题就不往下推进工作了,这是很多地方发展不起来的根源所在,不能见着困难就回避。”刘洪波教授坦诚地表示,“深入到鸡西等地调研,发现当地配套设施很不完备,企业需要的气雾酸还要到临近省份购买,成本高不说,还无法提高效率,另外,黑龙江电价也高,这一系列配套问题不解决,很多项目都跑到内蒙古、山东、江苏等地了.....”研究了一辈子石墨的刘洪波教授真心为黑龙江千亿级石墨产业发展着急!

| 发布时间:2019.06.13    来源:    查看次数:

网站地图